85后长沙妹砣靠讲故事讨打赏,流浪中国741天
生活里没有有趣的人,没有有趣的事,时间被蹉跎了。
2020年疫情,工作停滞,她开始有了想把中国走完的念头;7月,生日,迫切想要赶紧出发,一走了之,但辞职后的交接还没有完成;一直拖到了次年2月,离开的那一天,上午她去医院做既定的检查,准备入院手术,后来医生告知她可以暂不用手术,下午她便直奔商店买行李箱,买火车票,几个小时后,坐上了去山西的火车。
回忆完出发前的故事,秦可卿才回答了开头那个问题的答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容易理解的行为,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在她看来,流浪,甚至不需要勇气,待在笼子里才需要。
#入不敷出,一路负债
出发时身无分文,只有四张信用卡,一路开始负债。
秦可卿计划得很好,一路沿途打短工,最好是包吃包住的,但现实太骨感,她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工作。第一站山西,待了一个多月,都是刷信用卡,开始负债;第二站陕西,又是一个多月后,信用卡已经欠了一万多。她在西安成功把公积金取了出来,一万多一点,刚好把坑填上,接下来挖坑的速度变得慢起来,因为她开始有了微薄的进账——讲故事。
她并没有想到讲故事可以挣钱。此前,秦可卿一直活跃在一款社交APP的“派对”(群聊)房间里,一开始是房间里的好友共同聊天,流浪后,秦可卿开始讲自己流浪途中的奇闻轶事后,逐渐聚集起了一批爱听她说故事的人,有了自己专门说故事的房间,起初是六七个人,后来到了房间的上限80个人,发展到今年,已经专门建了一个微信500人的听众群。
关于打钱听故事这个事,秦可卿仔细地回想了细节后,确定地告诉我,“这是我自己攒起来的。”她清晰地记得第一笔是两块,接着一个素未谋面的1993年出生的男听众给她转了188.88块钱,说赞助她流浪,有了“带头大哥”,后面便形成了在听众群丰俭由君的听故事打赏模式。
秦可卿笑说,“有人讲我这是线上乞讨,我不介意这种说法,但更想说自己是线上街头艺人。”
△秦可卿在自己听众群里发布的故事预告。在她看来,这些付费听众,是她的网友、股东,更是朋友。大部分素未谋面却彼此信任热爱。右图是她与最好的朋友亮亮的聊天。
秦可卿在西安学会了靠讲故事讨打赏后,又在新疆开启了一路的代购生意,靠卖新疆牛肉和雪菊,几乎撑起了她在新疆的全部支出。
朋友家人和寥寥无几的业务私单也帮她减轻了一小点负担,私单是平面设计和文案,水果店的logo、饭店的菜名、抖音的广告语、梨视频的采访、企业家的展架......
“应该不超过十单吧,总资产一直是负数。”秦可卿一直有记账的习惯,金额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6月底-949.18,11月下旬-15372.22,12月过完-23421.41。虽然负债仍在上涨,但秦可卿心态依然平稳,她心想要是不做这些应该负得更夸张吧,但总有办法让自己过得下去的,区别只是难易程度、心慌程度和留坑程度。
去年12月结束流浪时,负债总金额达到68004.39元(不包括啃老的欠条)。
截止到此刻,这个数字是-46444.35元。
“我现在几乎是一毛不拔的状态。”回到长沙后,为了尽快还清卡债,她住在父母家,不用付租金,吃得简单,几乎不买衣服,偶尔买书,以前每个月有一两千支出的奶茶和零食也开始能省则省,精打细算起来。
故事仍在继续讲,靠打赏,每个月能有将近六千的不稳定收入,再加上代购和做一些零散的私活,秦可卿在努力将负债的金额逐渐清零。
△秦可卿的记账截图
#路上的风景和人
2021年2月出发,秦可卿去过了郑州、太原、吕梁、西安、银川、中卫、兰州、白银、嘉峪关、敦煌、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呼和浩特、呼伦贝尔、满洲里、西宁、格尔木、可可西里、拉萨、阿里、日喀则、林芝、成都、都江堰......
这个清单还可以延续很长,途中的风景也足够迷人。秦可卿分享她走过十五公里的护城墙,在北海坐过海上火车——塞到轮船里的火车,睡过了腾格里沙漠、可可西里和昆仑山大峡谷,也住过四位数的套娃酒店,探访过连环凶案白银案的发生地,在火山顶发呆出神,在草原上追羊,踏上了无人区,在峡谷探险,零下两位数的冈仁波齐,海拔5字开头的珠穆朗玛......
△流浪途中住过的各式酒店,有看得见美好风景的酒店,也有看上去极具闪灵风格的酒店。
“除了风景,有奇遇吗?有坏人吗?有艳遇吗?”我记起她分享的故事预告十分撩拨人心。
她说这是她被问到的问题里的top3之一——有没有遇到危险和坏人。
而秦可卿有一句口头禅是:“坏人?没有遇到,我就是最坏的人。”在西安,她试图借住在一个男生的家,对方熬通宵来接她,提行李,掏车费,开红酒,免费提供一个房间,她却趁他睡着从他家走了,一去不回;在西北某城,两位男士招待她去目的地,吃夜宵,开酒店,她却把他们赶出了房间......秦可卿认为自己才坏。
“为什么只问女生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对男生太不公平了,男生也会遇见坏人和危险啊。”
路上遇见的好人一直是有的,她一一列举,除了付费听众,还有找她买过内蒙奶块、喀什切糕、济南青椒酱等等特产的金主们,还有提醒她吃三颗药有点多了的太原火车站民警,给她免费开了五天房却没见到一面的西安如家酒店股东,兢兢业业帮她找到遗失手机的橘子洲头符警官,还有很多。
#我处理不好任何关系
今年7月,秦可卿35岁了,生日那天,顶着一头绿发,一个人吃了一顿特别简单的地摊,然后发了一条朋友圈:35岁了,是大姑娘了。
对于传统观念里,自己到了晚婚年龄这件事,秦可卿表示家里人早已经麻木脱敏了,而她自己既不恨嫁也不恐婚,她想也许自己存在的意义是可以告诉那些二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孩子,不用着急。
“你看秦可卿,她35岁了还没结婚,都快生不出孩子了,但,那又怎样?”
而且35岁了,没工作,每天看书讲故事,想去哪去哪,晚上不睡觉白天愤怒一样活得挺好。
秦可卿在流浪中发生了两段感情。
第一段,流浪的第一站第一天她就背着行李去找他,他们认识12天在一起。
第二段,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贝塔。去年2月他们在流浪途中认识,俩个人从陌生人变成最亲密的人,在流浪的后半年,秦可卿已经有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了——轻度抑郁,重度强迫。贝塔仍陪在她身边,一起回到长沙,规划未来,直到今年大年初一突然被分手。
“我处理不好任何关系。”秦可卿说出这句话时并没有带太多感情色彩,她父母离婚,各自有了新家庭,现在为了能省房租,她住在母亲和继父的家里。母亲似乎总是难以沟通,她们在一次沟通无果后,已经快四个月没有说一句话了,相处的默契只剩下吃饭时无需言语,留一碗饭菜。继父人挺好的,时不时发微信关切地问她想吃什么。
回来的一年后,秦可卿在朋友圈里写下两个人生愿望,第一个是流浪地球一圈;第二个是安静的工作,看书,有一间听不到别人说话的房子。
我问她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她回答:“想拥有好的亲密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对亲密的人,对生活,对未来都有太多搞不定和不明白,才会一直不安定地想出发呢?
很多问题并没有答案,我只能替读者问一些,他们也许会感兴趣的具体的问题,例如“流浪完中国,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那一定是新疆。”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是真正的新疆,淳朴友善快乐才是真正的新疆。秦可卿去了乌鲁木齐、伊犁和喀什,三个地方三种完全不一样的风貌,伊犁有闻得到的好空气,开窗是肉眼可见的漫画滤镜,有薰衣草,有放手让你开到120迈的出租车司机;喀什有吃不完的美食,一块瓜就能让味蕾和肠胃齐舞。
秦可卿发给我一段她随手录下的视频:
她一头金发坐在汽车上笑眯眯,旁边是好心搭载的牧民,下一秒,手机镜头切出去,一队羊群远远地跑拢过来,像一阵风,马上又蹦蹦跳跳地四散开,捉摸不定,随意又自由。
作者——柒柒
一个喜欢写故事的湘妹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